拒之“网”外!
家住栖霞杨础镇的王女士今年65岁,因病在家中长期卧床。这天早晨,王女士发现自己的左腿出现肿胀、疼痛的情况,并且逐渐加重,实在无法忍受的她来到栖霞市人民医院就诊。来院后,接诊的骨外二科(血管外科)医生为她做了详细检查,双下肢静脉血管彩超结果显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静脉血管内的血液形成血凝块,阻塞血液回流且引起静脉壁炎症改变。多发生于四肢,尤其以下肢最为常见,因此称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典型症状为肢体肿胀、疼痛、压痛、发热等。
王女士之所以会患上这种病,是她长时间卧床,保持一个姿势不活动,下肢血流缓慢、淤积、凝固,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下肢深静脉血栓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它好比阻塞河道的巨大石块,一旦形成极易导致河道断流。该病严重的并发症是血栓脱落后所导致的肺栓塞,患者往往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甚至因呼吸衰竭死亡。因此,需尽快确诊、治疗。
将深静脉血栓拒之“网”外
栖霞市人民医院骨外二科(血管外科)医疗团队综合评估了王女士的病情,决定为她行微创介入手术—左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由赵云丹主治医师主刀。术中,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赵云丹主治医师将下腔静脉滤器精准推送至下肢静脉血管血栓近端位置,阻断血栓继续上行的道路,随后缓慢泵入溶栓药物,直至血栓溶解,王女士左腿的血流很快恢复通畅,疼痛缓解。经进一步治疗,目前已康复出院。
下腔静脉滤器是一种保护装置,就像一张捕鱼网,通过微创的方式植入下腔静脉,好比放在患者血管内张开的“保护伞”。滤器的重要作用就是在栓子脱落途中将其有效拦截住,起到预防肺动脉栓塞的目的,使肺动脉栓塞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同时也为下一步手术取栓、药物溶栓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深静脉血栓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骨外二科(血管外科)团队为患者实施左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危险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及血液的高凝状态,应从以下几点预防:
1、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如果因为工作需要久站久坐时,每隔半小时就抬脚尖、脚跟或者活动踝关节。
5、针对一些高凝状态或者因疾病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